董氏抽驗發現 健康食品不健康

作者: 張睿纖、邱俐穎、陳大任╱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21日 上午7:34

中國時報【張睿纖、邱俐穎、陳大任╱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今年初抽查市售七十四件常見健康食品,發現十七件有疑慮,包括含過量食品添加物、糖分或可能攝取過多熱量等健康食品。專家指出,健康食品法應全面性檢討,消費者才不會被誤導,以為健康食品比一般食品好。

通路商則表示,政府一直有宣導鮮乳相關識別標章,這次被點名的商品中,許多還是獲有國家認證的商品,廠商既沒有違法,商品也都按規定標示成分,「董氏如果嫌養樂多太甜,消費者是不是也可以嫌董氏管太多。」

十七件有疑慮健康食品包含福樂鈣多多健康牛乳〈低脂配方〉、得意的一天健康的三益葵花油、奧利多碳酸飲料、益華達無糖口香糖〈薄荷、沁甜草莓〉、養樂多活菌發酵乳等。

董氏營養師尤宣文表示,福樂鈣多多健康牛乳包裝易誤導消費者認為是鮮乳,事實上是調味乳,除鈣之外,其他的營養素僅有一般鮮乳的一半。另外,一小瓶發酵乳需飲用兩瓶才能達到保健功效,但等於吃進三顆方糖!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優酪乳不健康 糖份攝取恐超標

作者: 沈雅雯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2月20日 下午5:43

吃了健康食品卻不見得能帶來健康!董氏基金會最近抽查市售常見的74種健康食品,發現約有2成產品並不健康。例如部分優酪乳雖然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消費者卻可能同時吃下11顆方糖,增加人體的負擔。營養師指出,三餐飲食均衡才是最佳養生之道,如果平常亂吃,卻把希望寄託在健康食品上,是捨本逐末的做法。

吃了健康食品就會比較健康嗎?答案恐怕不一定。董氏基金會今年初抽查市面上74件常見優酪乳、奶粉、豆漿、牛奶等健康食品,卻發現其中約有2成的產品不見得真的健康,例如優酪乳、發酵乳等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並獲得健康食品認證,但因增加口感而添加砂糖、高果糖糖漿等,反而有含糖過高的問題。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理事長金惠民指出,像有一款知名低脂優酪乳,若是喝到每天建議量的400毫升,將吃下44克的糖份,相當於吃下11顆方糖,增加身體負擔。金惠民說:『(原音)看到一些產品,就是1加侖的那種,他也許要喝到差不多半瓶,你才能有它所謂裡面特殊成分的效果。如果消費者按照這樣去喝,其實糖量就變得相當高,所以你訴求健康食品,但是都沒有顧到其他的害處,最主要是這一點。』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食品,健康嗎?

作者: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2月21日 上午12:08

民國88年開始實施的「健康食品管理法」對健康食品審核只考量單一或少數特定成份的安全性及保健功效,而忽略整體的營養價值,造成某些政府背書的「健康食品」其成分及營養價值卻不及一般食品。董氏基金會昨(20)日表示,像是有些廠牌牛乳宣稱鈣含量較一般鮮乳高,但該產品卻並非100%鮮乳;另也有品項含過量糖、食品添加物等,均有失健康食品立法之美意。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某些廠牌的牛乳或優酪乳包裝宣稱「經衛生署認可,促進鈣質吸收」,但在認證實驗中,其吸收率是和鈣片做比較,一般牛乳其實就有這種效果,且該產品的非脂肪乳固形物僅有4%以上(其規格屬於CNS調味乳之規範,也就是牛乳成份50%以上即可),非100%鮮乳。

然而,部分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的調和油或烹調用油,大多數是因為產品含有植物固醇或必須脂肪酸(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等,故宣稱可以降低血脂或預防體脂肪形成,且建議每日攝取30~45公克以達保健功效。由於這些產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民眾可能認為較其他油健康而過量使用。事實上,應隨著烹調方式不同,選擇適合之油脂,且應多元化,即可兼顧安全性及獲得必須脂肪酸;而植物固醇的最佳來源為全穀、蔬果類,而非長期食用含有植物固醇的烹調用油。

含有過量糖分,易增加人體負擔。許多文獻均指出飲食中過度攝取添加糖會導致體重增加,且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衛生署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均建議,精緻糖攝取量(含水果中的糖)應小於每日總熱量來源的10%,以每人每日攝取1600大卡計算,最好不要超過40公克。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於2010年建議應更嚴格限制添加糖的攝取,分別建議成人女性(1800卡)、男性(2200卡)每天添加糖的攝取量應少於20及36公克。

調查發現,部份健康食品添加過多的糖(addedsugars),如某廠牌活菌發酵乳因有助增加腸內益菌、增加腸道運動的保健功效而取得健康食品認證,但需每天飲用200毫升以上,相當於額外攝取30公克的糖(約近7顆的方糖),雖包裝上標示「本產品添加砂糖,請注意熱量攝取」,但還能稱作「健康」嗎?甚至也有某廠牌優酪乳建議每天需飲用400毫升,相當於額外攝取49.5公克的糖,才能達到此項保健功效,民眾在希望腸道健康的同時,卻不知不覺地攝取了過量的添加糖,反而容易增加人體的負擔。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食品」真的健康嗎?

優活健康網 – 2012年2月21日 上午7:45

健康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對「健康」有益的食品,由慢性病防治之觀點,國人應攝取較少油、糖、鹽及食品添加物的食物,食品中若有某成份具有特定保健功效,也不代表此食品是符合健康原則的。民國88年開始實施的「健康食品管理法」對健康食品審核只考量單一或少數特定成份的安全性及保健功效,而忽略整體的營養價值,造成某些政府背書的「健康食品」其成分及營養價值卻不及一般食品。(圖:天然食物最健康,董氏基金會提供)

董氏基金會今年初抽查市面74件常見健康食品,整理出成份及營養價值有疑慮共17件品項,如某廠牌牛乳宣稱鈣含量較一般鮮乳高,但該產品卻並非100%鮮乳!另也有品項含過量糖、食品添加物等,均有失健康食品立法之美意。

不夠健康的健康食品對身體可能的影響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21 Tue 2012 01:46

增好菌卻過糖? 董氏1:瓶優酪乳=11顆方塘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2月20日 下午10:22

健康食品不見得健康?董氏基金會抽查市售常見74件營養食品,發現其中兩成可能反而吃進更多添加物。像是喝優酪乳增加好菌,卻可能潛藏過糖危機,一款知名優酪乳,喝到每天建議量的同時,相當於吞下11顆方糖的糖分,另外部分可減少牙菌斑生成的無糖口香糖,發現含有香料等多種添加物,專家也說,要吃出健康,還是天然最好。(陳奕華報導)

 

董氏基金會今年初抽查市面上74件常見優酪乳、奶粉、豆漿、牛奶等健康食品,卻發現其中17件不見得真的健康,像是優酪乳、發酵乳有助增加腸內益菌,獲得健康食品認證,但是部分為了口感添加砂糖、高果糖糖漿等,卻有含糖過高問題,像是一款知名低脂優酪乳,若是喝到每天建議量的四百毫升,相當於吃下十一顆方糖:另外,一款活菌發酵乳,要達到保健功效,每天兩瓶、喝下兩百毫升,不僅內含香料,糖量相當於六點五顆方糖。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果蠅資料庫 暗藏達文西密碼

 

中國時報【李宗祐╱台北報導】

如同美國暢銷小說及電影《達文西密碼》情節,《蒙娜麗莎》等畫作潛藏不能說的秘密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為保護我國建置的全球第一個果蠅腦神經三D影像資料庫,避免非法使用,仿照《達文西密碼》,在每張影像「植入」肉眼看不到的密碼,盼各國科學家共同尊重我國研究團隊的智慧財產權。

果蠅腦神經三D影像資料庫由清大腦科學研究中心與國網中心共同建置,運用高速運算資源處理大量三維神經影像資訊,建立神經網路圖譜。這個資料庫已成為全球生物及腦神經科學家的「聖地」,透過雲端服務系統,可輕易在網路上搜尋及瀏覽三維神經影像,進行相關研究。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皮狂跳恐患眼瞼或半面痙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表示,幾乎所有人都曾眼皮跳,若眼皮長時間持續跳,恐罹患「眼瞼痙攣或半面痙攣」,多數病因不明,症狀嚴重時會使眼睛無法正常睜開,導致功能性眼盲。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眼科醫師江立峰表示,1名80歲男性病患到診時主訴近2個月來雙眼持續眨個不停、難以睜開,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寸步難行,到一般診所治療,服藥多日均無改善。

江立峰診察後發現這名病患有乾眼症,且使用人工淚液治療一段時日,眼睛眨不停讓他誤以為是乾眼症加劇,自行增加點藥頻率,導致眼睛發炎,反而使眼瞼痙攣的症狀惡化。經過半年追蹤並使用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症狀逐漸好轉。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6 Thu 2012 06:48

推廣「得舒飲食」 有效降低血壓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2月15日 下午3:54

成大醫院營養部推廣「得舒飲食」,採取減少飽和脂肪酸、總脂肪攝取量,且增加蔬果、全榖類、少紅肉、多堅果的攝食原則,八週後可以有效降低血壓。

(劉怡伶報導)

成大醫院營養師鄭惠華表示,得舒飲食指的是富含纖維、蛋白質及高鉀、高鈣、高鎂的飲食,主要是減少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總脂肪量攝取,並且強調水果、蔬菜、低脂或脫指奶及乳製品攝取。還有選用全榖類、魚類、家畜、堅果,減少紅肉、甜食、含糖飲料等。

這項飲食主要是針對高血壓患者,主要是增加蔬果及全榖類,根據美國研究,如果食用得舒飲食,兩週就可以看出成果,八週以後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

「美國研究顯示,第二週後,收縮壓可以降低5.5mmHg,舒張壓可降低3.5mmHg」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激大腦「內嗅皮質」 可增強記憶力

 

台灣醒報記者林宜靜綜合報導】才剛購物完,就忘記自己把車子停在哪,相信這是許多人的經驗,學者說,這是一種「短暫失憶」的狀況。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發現,位於大腦的「內嗅皮質」可作為刺激記憶的開關,並藉此增強人的記憶力。領導團隊指出,如該研究有成,將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腦部研究人員最近以7名癲癇患者進行測試,讓患者戴上頭盔,進入虛擬的遊戲世界中,並告知他們要在裡面用自己的判斷力和記憶力,開車前往鄰近的商城購物。

在玩遊戲之前,科學家已在患者大腦中植入電極,藉由刺激患者大腦內神經元的各部位,記錄患者在動腦玩遊戲時,其大腦的活化反應變化。研究結果顯示,當電路刺激到大腦內的「內嗅皮質」時,患者大腦活化反應特別明顯。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界大突破! 腦細胞再生專利

 

中國時報【台北訊】

雖然台灣是塊小小的土地,但卻是人才濟濟!由育生中醫診所院長李政育中醫師主持,協調三軍總醫院腦血管神經科主任張成富博士、宜蘭大學陳怡伶博士、中醫師何秀琴博士,共同進行研發「誘導腦神經細胞增生之醫藥組成物,其醫藥萃取物及其製造方法」,已順利於民國100年11月22日取得美國專利證書(NO.US 8,003,140BI)。

這個「誘導腦神經細胞增生」的中藥材,是世界腦神經醫學界第一次大突破,腦神經纖維細胞、神經膠質細胞…等,只要關於腦部的任何細胞,都能以中藥處方促進新生、再生,治療腦細胞凋亡;中醫師李政育說明,即根據腦細胞凋零的快慢不同作治療,若凋零速度比再生速度快,則可「延緩」病情,反之,凋零速度比再生速度慢,便能「治癒」疾病。

chab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